輸電線路塔的內力計算,與塔式結構和桅式結構相同,但須考慮下列兩個問題:
、賹Ь風荷載對塔的作用。由于導線的支點間距較大(一般為200~800米)而橫向擺動的周期較長(一般為5秒左右),故應考慮風沿導線的不均勻分布及導線對塔的動力效應。20世紀60年代初,許多國家的電力部門曾用實際的試驗線路來測定導線在大風作用下的最大響應,并據此制訂了實用計算法,其中有的已納入本國的規程,但是由于受地形、測量儀器的精度、分析水平等各種因素的限制,這些實用計算方法還不能精確反映出真實情況。70年代中期,開始應用隨機振動理論分析陣風作用于導線對塔引起的動力響應,這種建立在實測資料基礎上并用統計概念及譜分析估計結構響應的概率峰值的方法,比較符合風的特點。鐵塔廠
、跀嗑力對塔的作用。導線突斷時對塔的沖擊荷載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峰值,并且各個部位的相對值大小不一,是一種復雜的瞬態強迫振動,要作理論計算比較困難。一般是根據現場試驗實測數據獲得沖擊力的峰值,并據此制定出實用的“斷線沖擊系數”,其值為 1.0~1.3,視電壓的高低、塔的類型、不同的部位而定。鐵塔廠
基礎:輸電線路塔基礎的種類很多,并隨塔的類型、地形、地質、施工及運輸的條件而異,常見的有:①整體式剛性基礎;②整體式柔性基礎;③獨立式剛性基礎;④獨立式柔性基礎;⑤獨立式金屬基礎;⑥拉線地錨;⑦卡盤及底盤;⑧樁基礎。上述①、②類基礎主要用于窄塔身用地小的情況,③、④、⑧類基礎用于軟土地基,⑤類則適用于山區或搬運及取水較困難的地區,⑥類只用于拉線塔,⑦類只用于鋼筋混凝土塔。除應考慮地基和基礎的強度外,尚需核算基礎的上拔與傾覆穩定性。根據長期使用經驗,對一般塔基礎可以不必驗算地基的變形。鐵塔廠